1. 打开手机设置,进入设置界面。
2. 进入iTunes与App Store选项。
3. 查看Apple ID,并进入订阅管理页面。
4. 找到微博会员订阅,并关闭自动续费选项。
请注意,具体的界面和选项名称可能会因iOS版本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如果无法找到特定的选项,可以尝试在"设置"中搜索"订阅"或"自动续费"来快速定位相关设置。
如果在微博中积分兑换的会员是通过微博官方提供的方式进行的,也可以考虑联系微博客服或查阅微博官方网站上的相关帮助文档,以了解更详细的取消自动续费步骤和注意事项。
关于苹果端和安卓端购买会员服务价格不同的问题,多家APP的客服表示,这是因为苹果会收取渠道费用,导致价格差异。例如,在腾讯视频APP内,安卓用户购买连续包月、连续包季首季、连续包年首年、12个月VIP的价格分别是15元、40元、158元和168元。而在苹果端,用户购买上述会员的价格分别为19元、53元、158元和168元。也就是说,除了包年用户价格一致,在包月和包季这种时长比较短的客户中,腾讯视频苹果端收费更高。
在QQ内选择购买超级会员,安卓端单月价格20元,连续包月价格为14元,3个月价格48元;苹果端单月价格25元,连续包月则为17元,3个月价格60元。但有趣的是,如果选择6个月会员,则安卓端为120元,苹果端为118元,苹果端反而便宜了2元钱。
在优酷APP,同一个账户登录后发现,安卓端连续包年VIP和年度VIP的价格分别为178元和198元,而苹果端的价格分别为208元和228元。二者均相差30元。
在爱奇艺,安卓端与苹果端的价格也差距较大。比如安卓端,连续包年、连续包季、1个月的会员价格分别为178元、45元和19.8元。而在苹果端,相应价格为218元、58元和25元,最高贵出28%。
在百度网盘中,会员VIP的价格和可购买的类别也不尽相同。安卓端可购买最短1个月的会员,价格为10元,而3个月和1年的会员价格分别为30元和96元。苹果端则没有1个月的会员选项,至少需要购买3个月会员,3个月和1年会员的价格分别为30元和118元。这样看来,3个月的价格二者相同,而1年会员的价格相差22元,平均每个月贵2元左右。
也有价格相同的APP,如京东会员、淘宝88VIP、B站大会员、微信读书、携程超级会员、KEEP,其包年购买价格目前分别为99元、88元、148元、228元、88元和218元,在苹果端和安卓端价格均相同。
对于苹果端和安卓端收费不同的问题,多家APP的客服给出了答案。爱奇艺客服表示,因苹果应用商城需内置苹果ID的付费方式,苹果会收取渠道费用,所以苹果端的价格比官网和安卓系统会员价格贵。百度网盘的客服表示,购买会员时选择不同支付方式,价格会有所不同。苹果ID支付属于国际支付渠道,苹果会针对虚拟服务收取30%的渠道费,建议用电脑端登录百度网盘官网进行购买会员会更加实惠。晋江文学城的客服表示,用苹果手机的晋江APP进行充值的时候,苹果会扣取金额的40%。如果不想以这种方式充值,可以选择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页版晋江文学城进行充值,可以选择支付宝支付,无需手续费。
在收益分配方面,苹果与开发者通常采用三七开的分成方式,即苹果会收取30%的收入。如果用户选择“连续包年”订阅,从第二年开始,开发者的分成比例则为85%。
有分析认为,苹果的做法显得强势,但部分开发者并未公开抵制,因为一旦与苹果决裂,可能会损失大量用户和日活跃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的盘和林教授表示,苹果和安卓对APP的收费不同,看似像是价格歧视。但实际上,这种差异定价主要是因为“苹果税”的存在。即针对在苹果应用商店提供的APP,苹果公司都会收取30%的收入作为平台费用。在全球范围内,苹果都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商家无法避免这一费用,这也成为APP收费更高的原因之一。苹果提供了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应用商店等资源,因此收取费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盘和林进一步指出,实际上是第三方APP商家将这一费用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承担了本应由第三方承担的“苹果税”。虽然安卓也会收取平台费用,但收费方式更多是通过广告等模式,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收取费用。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APP会员的定价权在开发者手中。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也会收取一定的抽成,但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广告等方式进行抵消。由于安卓是一个开源平台,开发者在APP内插入广告较为方便,而苹果平台的管控则较为严格。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收入已经是苹果公司除iPhone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在苹果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服务类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相当比例。其中,包括Apple Music、iCloud等服务收入都在不断增长。
就法律层面而言,律师表示苹果的做法并不违规,因为APP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多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范围,经营者有自主定价权。但如果消费者并不清楚同一产品或服务在不同平台的价格差异,经营者应当告知消费者,以确保公平合理。
另一位业内律师也表示,从民事角度来看,如果双方自愿并且官方已经明确告知价格,那么就没有问题。但从情理上看,不同端(如安卓端、网页端与苹果端)的价格差距应当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购买渠道,确保获得相同的体验。
本文由温婧记者报道,统筹由余美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