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员体系的核心功能
1. 用户分级与精细化运营:为了更好地激发用户活跃度、提升留存率、刺激转化,会员体系发挥关键作用,将用户进行精细化分级,最大化地发挥用户价值并实现平台的商业价值。
2. 连接用户与平台的桥梁:会员体系通过满足用户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有效地促进用户和平台之间的双赢合作。
二、会员体系与用户生命周期的关系
用户生命周期中,用户经历从新手到忠诚用户,再到沉睡与流失用户的五个阶段。会员体系的作用在于调控产品生命周期,促使新用户快速过渡,延长忠诚用户的存活时间,并减少沉睡和流失用户。
三、构建会员体系的思考框架
1. 确定搭建会员体系的具体业务目标和期望实现的用户价值是什么。
2. 考虑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达到与会员体系相似的价值效果。
3. 确定在产品的哪个生命周期阶段引入会员体系最为合适。
4. 明确是为用户、商家还是企业搭建会员体系。
5. 确定将哪些产品的核心功能与会员体系相结合。
6. 设计合理的会员等级制度及其搭建方式。
四、不同类型产品会员体系的设计对比
1. 电商类产品的会员体系设计要点:重点考虑购买行为、互动分享和购物信誉。设置免费和付费两种会员类型,提供包括购物奖励、生日权益、换肤等基础权益,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特权服务。
2. 工具类产品的会员体系设计要点:找出用户的深层次需求,结合产品功能设计付费点。设置会员类型和权益,例如视频类的内容特权、观影特权、直播特权,音乐类的内容特权、个性化属性特权和消费特权。
3. 社交类产品的会员体系设计要点:将从现实社交到产品社交的过渡、激活多个产品功能点、梳理用户分层维度作为核心。设置免费和付费会员类型,提供功能特权和VIP身份特权。
五、用户激励背后的诉求分析:
积分、等级和VIP都是用户激励的重要手段。积分常用于营销领域,与消费金额绑定刺激消费;等级设置旨在让用户持续黏在产品上,引导用户完成相应行为以达到升级效果;VIP则是为那些付出相应条件升级为VIP的用户提供特权和服务优化。有效地运用这些手段可以拉新用户、优化运营效率并增强用户黏性。勋章和认证的作用是什么?
加入会员可能有哪些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建设?
商业银行面临哪些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哪些风险?风险概述与防范策略
一、各类风险简述
操作风险:主要源自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由于流程执行、系统缺陷或人为因素导致的不正常运作。
法律风险:涉及因法律意见、文件的不完善或不正确导致的风险,可能导致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增大。
声誉风险:主要源于操作失误、违反法规以及其他问题,损害银行声誉。
二、对信用风险的深度解析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当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无法按照合约足额偿还本金和利息时,便产生了信用风险。除了传统贷款业务外,贴现、透支、信用证、同业拆放、证券包销等业务同样存在信用风险。该风险主要涵盖:本金风险指银行无法追回某一客户的可能;潜在替代风险在于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的损失;第三者保证风险在于担保方不能代债务人偿还债务的风险;证券交易和包销风险涉及到证券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交收风险是在资金或证券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信贷集中风险则是指银行过度集中贷款给某一客户或少数客户所带来的风险。
三、其他风险的简述
利率风险:涉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和资产收益的影响。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流动资产不足以支付到期负债的风险。汇率风险:由于货币汇率变动导致的商业银行资产损失风险。市场风险:涉及商业银行投资或买卖动产、不动产时因市场价值波动造成的损失。经营风险:指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和风险。至于法律风险,主要源自法律条文的歧义、变迁等导致的无法执行合约的风险。
四、如何防范会计结算业务操作风险
在银行执行法院扣划业务中,会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可能导致操作风险。银行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法院扣划业务的流程、相关法律及政策规定。银行应严格遵守中国的有关规定程序办理业务,加强业务操作权限管理,确保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执行。对于企业办理结算业务的渠道多导致的存款余额控制问题,银行会计人员应主动与法院沟通,确保回执的准确性。对于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银行应加强对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核,防范假冒票据和无效票据的风险。要加强对票据市场的监管,确保票据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健性。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近几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发展迅猛,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对短期融资需求的增加。票据作为企业间、银企间的融资工具,兼具结算和融资功能,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收益,也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压缩信贷规模、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政策下,票据融资业务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成为企业解决资金紧张以及各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新的增长点的主要业务,但不可忽视的是,票据业务同时也潜藏着较大的风险。从票据业务的风险来看,有承兑行风险、持票风险、贴现风险、回购风险、转让风险、划款风险等。
在支付清算过程中产生的支付系统风险有运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员技术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支付风险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支付风险内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时间点,按照事先约定的条款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服务,涵盖贷款承诺等。此类业务在银行与客户间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确保了银行在未来能够按照约定履行其承诺。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的保值需求或自身头寸管理需要,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这类业务丰富了银行的金融产品线,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风险管理的挑战。
在会计处理的范畴内,那些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的资产负债,但能影响银行损益的业务被称为表外业务。这些业务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但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于银行的风险控制手段,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其中贷款风险尤为关键。银行在授信放款前,通常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结算关系,通过企业日常财务与银行的交流,获取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资金需求信息。除此之外,银行还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客户的账户交易流水,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出现重大变化。例如,通过检查贷款资金的支付情况、税收缴纳、水电费支付等,银行可以判断借款人的运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对于银行信贷风控,熟悉每一个细节至关重要,而不仅仅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要从事银行风控工作,首先要熟悉银行的结算系统,无论是公业务还是私业务都需要熟悉。除此之外,互联网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也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运用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风控。对于银行来说,更关心的是与客户直接相关的小数据,即结算数据。这些数据像是一种抽样调查,能从客户无数的变量中抽取最能代表其风险状况的信息——现金流信息。社交网络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也十分重要,可以作为预警信息。对于小微贷款的客户,由于他们不在金融体系内,账户都没有,因此只能通过互联网尽力寻找相关信息。对于这类客户,银行通常会选择放弃以避免风险。
在风险控制方面,除了熟悉第一还款来源外,还需要熟悉第二还款来源的各种细节问题。例如抵押物方面需要熟悉各种类型房产的政策风险、抵押登记办理流程等。每一个细节的失控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漏洞。除了细节的关注外还需要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专业知识可以补救但能力的提升不易。一个强大的风险控制体系也需要人员的品质保障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缺一不可。过度偏重技术而忽视人员管理可能会导致风险增加。至于结算风险的风险敞口通常是多大授信业务中存在敞口一说因为有担保而结算业务主要是操作风险没有固定的敞口大小之说更多的是要依靠管理和技术来控制风险发生个人银行结算开户环节需关注的风险要点是反洗钱风险一些客户会利用开户进行洗钱等行为银行需要严格审核客户身份背景资金来源等以避免潜在风险交易所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市场风险来自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交易损失流动性风险是交易过程中可能无法及时买卖的风险操作风险则是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导致的风险这些都需要交易所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来加以控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对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定了如下主要规定:
(一)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交易保证金的水平在期货合约中有明确规定。在期货合约交易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调整交易保证金标准,并及时上报给中国证监会:一是连续同方向涨跌停板;二是遇到国家法定长假;三是交易所认为市场风险明显增加;四是其他交易所认为有必要调整的情况。结算时,若交易保证金不足,需要在下一个交易日开市前追加到位。
(二)价格限制制度:此制度包括熔断制度与涨跌停板制度。每日的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设定,并且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股指期货合约的熔断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涨跌停板幅度则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10%。最后交易日则不设价格限制。当股指期货合约的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并持续一分钟时,该合约将启动熔断机制。启动熔断机制后,该合约的买卖申报将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
(三)限仓制度:限仓是指交易所对会员或投资者某一合约持仓的最大数额的规定。同一投资者在不同会员处进行的开仓交易,其在某一合约的持仓合计不得超过规定的持仓限额。具体的持仓限额如下:对投资者单个合约的单边持仓实行绝对数额限仓,持仓限额为2000手。如果某一合约的总持仓量超过10万手,那么该结算会员的持仓总量不得超过该合约总持仓量的25%。获准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会员或投资者的持仓则不受此限。若会员和投资者的持仓超过限额,则不得进行同方向开仓交易。
(四)大户报告制度:当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报告标准时,投资者需要通过受托会员向交易所报告。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状况调整持仓报告标准。投资者的持仓达到报告标准后,需要在下一个交易日收市前向交易所报告相关情况。需要提供包括《投资者大户报告表》、资金来源说明等材料。
(五)强行平仓制度:强行平仓是交易所对会员和投资者的持仓实行的一种强制措施。在以下情况下,交易所会对投资者的持仓进行强行平仓:如会员结算准备金余额不足、持仓超出限额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平仓、违规受到交易所处罚等。强行平仓的执行原则是先由会员执行,若会员在规定时限内未执行完毕,则交易所会强制执行。执行程序包括通知、执行及确认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