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超级大卖场频繁关店
近年来,家乐福超级大卖场频繁宣布关闭门店,引发了广泛关注。自2022年以来,已有三家门店宣布关闭,其中包括经营了16年的家乐福沙坪坝店和经营了20年的广州家乐福万国店。这些关店的消息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也折射出零售行业的困境。
广州家乐福万国店是其中的一家,它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停止了营业。据公告显示,该店自2002年开业以来,因合同到期而停止营业。对于持有购物卡的消费者,他们可以在家乐福的其他门店进行消费。万国店是家乐福在广州的第一家门店,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所处的海珠区万国广场是在原来的万国电器城上重新建设而成。
随着闭店的消息传出,许多消费者前往打卡道别。从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打卡记录来看,许多货架已经清空。消费者们纷纷感慨,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难以接受,这又是时代的回忆消逝。
家乐福的“关店潮”从2021年就开始,去年闭店数量超过20家。这些关闭的门店中,大部分是经营了10年以上的老店。除了广州万国店之外,目前还有两家门店宣布关闭,分别是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和家乐福南昌上海路店。
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由于互联网电商的冲击、本土超市的竞争加剧,再加上传统零售大卖场模式的衰退以及自身转型不力等原因,家乐福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
近年来,家乐福一直在尝试转型。例如,家乐福中国推出了会员店模式,试图通过提供会员专享的商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由于此前没有会员店经验,加上会员制需要长期培育消费习惯,因此试水会员店可能并不是家乐福的救命稻草。
尽管如此,家乐福仍然在努力推动互联网运营建设,包括加强小程序建设,入驻平台电商等。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家乐福的线上销售占比已经有所增加。
《家乐福的挑战:大卖场时代的落幕?》
家乐福,这个被誉为“大卖场教父”的国际化零售连锁巨头,自1995年在北京开启大超市时代以来,曾一度风光无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曾经的零售巨头如今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网络购物和电商的兴起,传统的商超零售行业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日趋黯淡。尽管苏宁在2019年接手家乐福,试图通过数字化改造和互联网运营建设来提振其业绩,但家乐福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财报数据显示,家乐福中国的营业收入在近年来持续下滑,净利润也呈现亏损趋势。对此,苏宁回应表示,家乐福中国的主营业务受到社区团购低价扩张、食品CPI持续走低、消费放缓以及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
面对困境,家乐福积极进行调整和转型。除了数字化改造外,家乐福还推出了会员店模式,试图通过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和超预期的服务体验来留住付费会员。付费会员制模式是一种需要本土试错与适应的成熟商业模式,如何为付费会员提供卓越的价值仍是家乐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不仅是家乐福,整个零售行业都面临着大洗牌。多家零售行业的商超大佬同样处于不断闭店调整阶段。据了解,沃尔玛中国去年全年关店超过30家,人人乐超市也在半年内关闭了19家。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华润万家等都出现了关闭门店的情况。
加速了这一趋势变化,去年上半年多家超市净利润同比下滑,部分企业下滑超过50%。据赢商网统计,13家超市上市企业在去年上半年的营收总额同比下滑7.31%,净利润总额更是罕见录得亏损。
家乐福在广州的一家门店将在本月底正式关闭,这已经是开年后关闭的第三家大卖场。据供应商透露,这家门店实际上仍在盈利,但租金合约已经到期,物业选择了其他企业合作。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城市,如上海和杭州。这些闭店案例反映了零售商面临的现实困境:随着租约到期和租金压力增大,他们往往无法续约。
家乐福的曲折历程:零售业变革的挑战与应对
所有的零售都追求一个共同的KPI,那就是坪效。大卖场模式是“一站式”,强调商品广度、宽度,SKU动辄就超万;其坪效远没有便利店高,对租金也尤其明显。
而这些年电商的发展也冲击了传统零售,大卖场的红利期已然成为过去。2016年9月,大润发被阿里收购,时任创始人留下了一句话:“我们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但却输给了这个时代”。
5年后的2021年,在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华联综超以及沃尔玛、高鑫零售等连锁商超均出现盈利下滑或亏损。其中,永辉超市前三季度净亏损高达21.78亿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卖场模式被家乐福带入中国,一站式购物的便利与丰富的商品让当时的大卖场在国内颇受追捧,当时,大卖场是快消品最重要的出货渠道,也是品牌重要的展示窗口,大卖场“渠道为王”的说法也来自于此。家乐福也因为渠道优势,收取品牌商、供应商高额的费用,属于典型的费用毛利导向型。
随着租金的压力,大卖场在一线市场的存活率会越来越低。以深圳为例,整个深圳的大型超市就很少见,反而便利店的生存空间比较大。
在一线城市的租金压力下,大卖场模式的的生存空间更加下沉,同中型、Mini超市、社区超市等新业态也更加受欢迎。
高鑫零售发布2019年财报佐证,旗下大润发及欧尚零售门店位于一、二、三、四线城市占比分别为15.6%、16.5%、46.3%、21.6%,一二线占比较低,下沉趋势明显。2020年,高鑫零售新开24家小润发门店,20家位于江苏南通市,4家位于江苏泰州市,经营面积200-500平米,门店6成业绩来自于蔬果、水产、肉类。
另一个自救的方法就是做会员店。
去年,连锁商超纷纷将仓储会员店当成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6月,第一家中国品牌的仓储式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宣布模式跑通,进入全国复制阶段。同一时间段,Fudi、北京华联宣布旗下首家会员店开业。
去年下半年,家乐福中国也开放中国首家会员店,并宣称未来3年内将200家大卖场中的一半全面升级为付费会员店;11月下旬,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宣布在中国已经开设近40家门店。
业绩承压的永辉超市,以压注会员店做转型,公司今年1月回复投资人称,目前开的仓储会员店有50几家。
山姆、麦德龙等传统会员店,多开在城市偏远地区,解决了大卖场在城市中心地带的租金压力。
会员店也已成为各家争夺地盘的“要塞”。去年,家乐福会员店开业当天发布致歉信,称从会员店筹建到开业,竞争对手持续向一些供应商进行“二选一”施压,若供应商不下架自己在家乐福的产品,对方就会下架他们的产品,部分供应商不堪竞对压力不得不回购商品。
传统商超在会员店领域的战争就此白热化,家乐福和盒马同时将矛头指向会员店前辈山姆。作为“大卖场”模式的鼻祖,家乐福在会员店领域布局才刚刚开始。然而同陷入大卖场关店潮的沃尔玛,却在最近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中扭亏为盈。
大卖场转型中,稍有不慎,就会有人出局。
这个行业,确实正在重新洗牌。